MidJourney V6.1 進階指南:完整提示詞架構與權重調整、風格設定、參數應用全攻略

從基本語法到多提示詞結構,掌握AI圖像生成關鍵技術,提升數位藝術創作質感
林思翰 Hans - AI 動畫導演

林思翰 Hans - AI 動畫導演

2025年2月28日 上午 7:30

AI 相關知識

1. 提示詞 (Prompt) 的基本結構與語法

在 MidJourney 中,提示詞是引導 AI 創作的指令文字。撰寫提示詞時不需要完整句子,而是著重關鍵描述詞彙的組合。一般來說,一個完整的提示詞可以包含以下要素:

  • 主題 (Subject):圖像的主要對象或場景。例如人物、動物、物品或景色,要清楚指出「是誰或是什麼」。例如:「一位騎著自行車的少年」就是主題。
  • 描述詞 (Adjectives):修飾主題的形容詞或細節。這些詞彙可以描述主題的外觀、大小、顏色、質感或情緒等,例如「巨大 (gigantic)」、「光彩奪目 (radiant)」、「憂鬱的 (melancholic)」等,能為主題增添特質。
  • 風格 (Style):希望圖像呈現的藝術風格或媒材。可以包含藝術流派(例如巴洛克風格)、著名藝術家風格(例如梵高風格,Van Gogh style),或攝影風格(如寫實照片、膠片顆粒感)。藉由在提示詞中加入風格關鍵詞,MidJourney 會朝該藝術方向創作圖像。
  • 構圖 (Composition):畫面的構圖和角度。這部分描述影像的視角、構圖方式或佈局,例如「特寫 (close-up)」、「廣角鳥瞰 (bird’s-eye view)」、「對角線構圖 (diagonal composition)」,有助於 AI 瞭解圖像應如何擺放元素。

也可以在提示詞中補充背景/環境(如場景位置:「在未來城市的街道上」)、光線(如「黃昏的柔和陽光」)、色調(如「冷色調藍紫色」)以及情緒氛圍(如「詭譎神秘的氛圍」)等資訊。這些要素可依需求加入,上述各部分並沒有硬性順序,但建議依照「風格/媒介 → 主題 → 環境/背景 → 光線/色調 → 構圖細節」的邏輯來安排,以確保閱讀順暢。

提示詞語法方面,MidJourney 對語序和文法不敏感,但清晰的關鍵詞排列很重要,請遵循以下原則:

  • 使用英文關鍵詞(搭配必要時的中文括注)有助於 MidJourney 更準確理解你的意圖。MidJourney 對英文提示的解析最佳,若以中文撰寫可搭配翻譯以確保準確性。
  • 以逗號、分號或介系詞分隔不同片段,使每段描述清晰。例如:
    a majestic castle, surrounded by mist, cinematic lighting
    逗號可讓提示詞的各組成部分分明,避免混淆。
  • 避免過長冗贅的句子:不要堆砌太多毫無相關的細節或使用口語句子如「請畫一張…」,直接陳述關鍵元素即可。簡短明確的提示詞往往產生更佳結果。
  • 善用同義字提升精確度:如要表達「大」的概念,可以用巨大的 (huge)龐然的 (enormous) 等更具體的字眼,避免模稜兩可的詞語;必要時使用精確數量(例如「三隻貓」比「多隻貓」更清楚)。
  • 著重描述「想要的東西」,而非「不想要的東西」:直接描述希望看到的元素。如果想避免某元素,可用排除參數(後文介紹的 --no)而非在提示詞正文中加入「不要…」的字眼,因為模型可能忽略否定詞而仍產生該元素。

透過有效結合以上關鍵要素,提示詞可以更精確地傳達你的構想。例如,可以這樣撰寫提示詞:
「油畫風格的浪漫山谷場景,一對戀人站在滿是鮮花的草地上,夕陽餘暉,柔和光線,細節豐富」。
這個提示詞包含了風格(油畫風格)、主題(戀人)、環境(浪漫山谷草地、鮮花)、光線(夕陽餘暉的柔和光)和細節(強調豐富細節),組合關鍵詞以達到預期的唯美視覺效果。

2. 進階技巧

基礎提示詞掌握後,可進一步運用 MidJourney 提供的進階技巧和參數來更精細地控制圖像生成。以下介紹權重調整、風格設定、參數運用以及多提示詞等進階用法。

2.1 權重調整 (Weighting)

權重調整可控制提示詞中各部分的重要性。透過在關鍵詞之間加入雙冒號 :: 及數值,可以強調或弱化特定元素。語法格式為:
元素A::權重A 元素B::權重B ...
權重預設值為 1,數值越大代表該部分權重越高。例如:

  • 提示詞 貓::2 狗::1 會讓「貓」的重要性是「狗」的兩倍,生成圖像時貓更突出,狗相對次要。
  • 若未指定權重,如 貓:: 狗,則各部分皆視為權重 1。
  • 權重可使用小數(在版本 4 及之後的模型中支援更精細的權重,如 1.5、0.8 等)。

也可以使用負權重來避免某些元素出現在圖像中。例如:
陽光海灘:: 沙灘椅::-0.5
這表示希望「沙灘椅」這個元素被弱化甚至排除(權重為 -0.5)。需要注意的是,所有權重的總和需為正值,因此負權重的絕對值不宜過大,以免提示無效。

在實際應用中,若發現某個關鍵元素在生成圖中不夠顯眼,可以提高其權重;反之,若某元素過於搶戲或造成干擾,可降低其權重或給予負權重(也可直接使用下文提到的 --no 參數)。例如,提示詞
超現實風景::1.5 熱氣球::0.5
將告訴 AI 「超現實風景」比「熱氣球」更重要,畫面中風景主導而熱氣球僅作點綴。

2.2 風格設定 (Styling)

MidJourney 有預設的藝術風格傾向,但透過風格設定參數,可以調整影像的藝術方向,讓結果更符合預期。常用的風格相關參數包括:

  • --stylize (--s):風格化程度參數。取值範圍通常在 0~1000,數值決定 MidJourney 為圖像添加創意風格的程度。數值高(如 --s 750)會讓圖像有較強的藝術渲染效果與戲劇性;數值低(如 --s 50)則圖像更貼近提示詞描述,較少額外風格潤飾。舉例來說,--s 250 屬於中等風格化,而 --s 0 幾乎完全不加 AI 自帶風格,生成結果會更寫實樸素。
  • --style raw:原始風格模式。這是 MidJourney 提供的特殊風格設定,用於降低預設藝術風格的干預。加入 --style raw 後,MidJourney 會盡量依照提示詞字面描述生成圖像,減少默認潤色。這對於追求非常寫實 (photorealistic)精準呈現描述的情況特別有用。例如,/imagine prompt 一隻小狗在公園裡 --style raw 會產生較為樸素自然的畫面,不會無故添加藝術渲染。
  • 風格參考 (Style Reference):MidJourney V6 引入了風格參考功能,可透過 --sref 提供一張圖像的 style ID,使新圖像匹配該風格。這屬於進階應用,需先在 MidJourney 社群中獲取特定風格代碼。使用方式如:--sref 1234567890(假設代碼),讓生成圖像參考該代碼代表的風格特徵。

透過風格設定,可以告訴 MidJourney在何種藝術方向上創作。舉例來說,同樣描述「銀河下的城市景觀」,加入 --stylize 800 可能產生夢幻且誇張的色彩與光影,而加入 --style raw 則可能得到接近現實照片風格的夜景。善用這些參數,並搭配提示詞中提及的藝術家或流派描述,可細緻地雕琢圖像的風格走向。

2.3 參數使用 (Parameters)

MidJourney 提供許多參數來控制圖像的各種屬性和生成方式。參數需以 --參數名稱 值 的形式附加在提示詞最後,每個參數間以空格分隔。以下介紹幾個常用參數及其作用:

  • 長寬比 (--ar, Aspect Ratio):指定圖像的寬高比例。不設定時默認為正方形 1:1。常見比例如 --ar 16:9(橫向長方形,如電影寬螢幕)、--ar 9:16(縱向長方形,如手機直式海報)、--ar 2:3--ar 3:2(接近相片比例)。運用長寬比可決定畫面構圖形態,例如廣闊風景適合橫向長幅,而全身人像可能用直幅。
  • 品質 (--quality--q):控制圖像細節品質與生成時間。常用值有 0.25、0.5、1(默認)以及 2。數值越高,圖像細節越豐富,但花費時間更長。V6.1 新增支援 --q 2 模式,可提升紋理細節,但時間增加約 25%,有時會略微犧牲構圖連貫性。舉例來說,--q 2 適用於需要極高細節(如特寫人像皮膚紋理)的場合,而 --q 0.5 則適用於快速概念驗證。
  • 版本 (--version--v):指定使用的 MidJourney 模型版本。目前 V6.1 為預設最新版本,但可透過 --v 5.2等調用舊版模型,以取得不同風格或特性。這在某些舊版擅長的風格(例如 V5 在油畫風上的表現)可能比新版本更符合需求時會用到。此外,亦有特定模型如 Anime 風格專用的 Niji 模型,可使用 --niji 參數切換至 Niji 模式。
  • 無此元素 (--no):排除不想要的元素。在提示詞最後加上 --no 想排除的對象,MidJourney 會盡量避免生成相關內容。例如,--no text 可避免圖中出現文字。一次可排除多項,但避免排除過多以免限制創作空間。
  • 隨機性 (--chaos--c):設定結果的隨機程度,取值 1~100。高 chaos 值會產生更多變化和意想不到的構圖,低值則更可預測。當希望 AI 有更多自由發揮、產出多樣化構思時,可提高此值;反之,若要穩定構圖則使用默認值或較低值。
  • 種子 (--seed):設置隨機種子數以重現或微調結果。使用相同種子搭配相同提示詞,可生成相似構圖的圖像,方便在保持基礎構圖不變的情況下調整其他元素。
  • 停止 (--stop):在生成過程中提前停下,例如 --stop 50 代表只生成到 50% 進度。這會產生未完成的圖像,有時可獲得獨特的半成品藝術效果,或用於柔化圖像風格。
  • 奇異 (--weird):讓結果變得怪誕離奇,取值 0~3000。此參數會引導 AI 往不同尋常的詮釋方向發揮,數值越大畫面越怪異。有創意實驗需求時可嘗試此參數。

參數可以組合使用,但必須注意格式:所有參數必須放在整個提示的最後,彼此以空格隔開,不要在參數前後加逗號或其他標點。例如,一個複合指令:

/imagine prompt 高山上的城堡,被星空環繞 --ar 16:9 --q 2 --no 人物 --seed 100

此指令請求「高山上的城堡,被星空環繞」的圖像,長寬比 16:9,加強品質至 2,排除人物,並使用種子 100 確保結果可重現。正確放置參數可讓你在單一生成中同時套用多種控制,精確得到想要的構圖比例與效果。

2.4 多提示詞結構 (Multi-Prompting)

多提示詞技巧讓你可以在同一次生成中提供多個獨立概念,MidJourney 會將這些概念分開處理後再融合成一張圖像。使用方法是在不同概念之間加入 :: 作為分隔符。例如:

/imagine prompt 太空:: 海洋

這實際上將提示分成「太空」和「海洋」兩部分。MidJourney 會先各自想像太空和海洋的意象,再將它們結合,因此可能生成「太空中的海洋」或「融合星辰與水波」的創意畫面。這與單寫「太空海洋」的效果不同,後者可能被模型當作一個複合概念來解讀,而前者則明確告訴模型兩者是各自獨立的元素。注意:: 左側不留空格,右側需留一個空格,如「太空:: 海洋」是正確格式。

多提示詞結構的威力在於融合看似無關的主題來產生新奇構圖,以及避免語義混淆。例如,一個提示詞「sandbox」通常會讓模型聯想到兒童沙坑;但如果寫成「sand:: box」,模型會分開處理「沙子」和「盒子」,可能生成「沙灘上的盒子」的圖像。透過這種方式,可以巧妙地控制 AI 對詞語的解讀,防止某些組合詞產生的預設聯想。

你也可以將不同風格或元素作為多提示的一部分來融合,例如:

/imagine prompt 寫實肖像照:: 印象派畫作風格:: 森林背景 --style raw

這包含三段:一是寫實人像照片,二是印象派畫風,三是森林背景。MidJourney 將嘗試融合這三者,可能得到一張具有印象派筆觸且背景是森林的寫實人像。也可以為不同部分調整權重強度(如 寫實肖像照::1.5 印象派畫作風格::0.8 森林背景::1),以控制各元素對最終結果的影響。多提示詞亦適用於圖像提示,你可以提供一張參考圖像 URL 再加 :: 和文字提示,讓 MidJourney 融合圖像風格與文字描述內容。

多提示詞為創作者提供了更靈活的結構來構思場景。善用 :: 分隔概念並搭配權重,可以創造出更複雜豐富且具創意的場景,精細地引導 AI 呈現腦海中的畫面。

3. MidJourney V6.1 的核心特性與變化

MidJourney V6.1 作為最新版模型,帶來了多項核心改進和新功能,與前一版本相比大幅提升了圖像品質和解析度。以下針對 V6.1 的主要特性變化進行介紹:

  • 圖像連貫性提升:V6.1 著重改善了圖像中各部分的協調性,明顯減少了角色四肢錯亂或物體結構怪異的情況。例如,人像的手指數量、肢體姿態現在更為正確,動物的肢體比例也更加自然。整體而言,無論是人物還是動植物,構圖中的各元素連貫性更強,畫面看起來更合理逼真。
  • 圖像品質優化:新版本進一步減少了畫面雜訊和像素瑕疵,提升了紋理細節和材質表現。膚質、毛髮等細節更細膩,材質的光澤和反光更逼真。此外,V6.1 還引入了新的 2 倍升級器 (2x upscaler),升級後的圖像擁有更高解析度和更豐富的細節紋理。配合 --q 2 模式,能產生極其細緻的圖像紋理效果。
  • 細部特徵更精確:針對以往模型難以處理的小型或細微元素,V6.1 有明顯改進。例如,畫面中遠處的小人或小物件、角色的眼睛和面部細節,在新版中都更加清晰正確,意味著如果場景中包含許多小細節(如繁星點點的天空中飛鳥),V6.1 更有能力把它們表現好。
  • 文字生成能力提升:AI 一直以來不善於在圖像中生成可辨識文字,而 V6.1 對此進行了優化。如果提示詞中指定要在圖中出現文字,模型現在能較以往更準確地描繪該文字。例如提示中寫「牌匾上寫著『歡迎』」,V6.1 有更高機率清楚地在牌匾上呈現 "WELCOME"(儘管 AI 繪字仍有局限,但相比舊版有明顯進步)。
  • 運行效率提高:V6.1 模型經過優化,標準影像生成速度提升約 25%。也就是說,同樣的提示在相同設定下,V6.1 輸出圖像會更快完成。此外,引入的 --q 2 雖然會稍增耗時,但在高品質模式下仍維持在可接受範圍內,整體體驗更為流暢高效。
  • 個性化與一致性:新版本加入了個性化模型的概念,讓生成結果帶有更多驚喜性和細微差異,同時推出個性化代碼版本控制功能,允許在不同工作中沿用先前任務的個性化設定。這讓進階用戶可以在多張圖之間保持特定風格的一致性,彷彿建立自己的風格模型。
  • 預設模型更新:由於 V6.1 的重大改進,MidJourney 已將其設為所有用戶的預設模型。如果需要回退舊版,可在指令中指定--v 6 使用先前的 V6.0 模型。目前 V6.1 尚未有專門的補圖/重繪模型(inpainting/outpainting),因此在使用變體區域、放大重構這類功能時會暫時退回 V6.0 模型處理。

MidJourney V6.1 帶來的核心提升使圖像「更清晰、更精細、更連貫」。許多使用者反饋生成結果普遍更加美觀。這些改進意味著可以更大膽地描述細節並期待模型正確實現,同時善用新參數如 --q 2 來獲得極致品質。有了 V6.1 的強大功能,MidJourney 在許多題材上都更得心應手,能滿足從超寫實照片到幻想插畫各種創作需求。

4. 常見錯誤與優化策略

即使有強大的模型和參數,使用 MidJourney 時仍可能遇到一些常見問題。以下列出幾個常見錯誤情形,以及針對每種情形的調整優化建議:

  • 問題:畫面混亂,主題不明
    圖像元素過多或關係不清,導致畫面雜亂,難以看出重點。這通常是因為提示詞同時引入太多不相關或衝突的元素。解決策略:精簡提示詞,確保聚焦一個主題,再逐步添加元素。可以將複雜場景拆解成多提示詞結構,用 :: 分隔不同概念以清晰層次。如果畫面構圖總是不如預期,也可嘗試降低 --chaos 參數讓結果更可控。檢查是否有語義含混的詞(可用多提示或換同義詞解決),確保每個描述對象彼此協調。必要時,分步生成(先產生背景,再融合主體)也是可行的方法。
  • 問題:風格不符合預期
    生成的圖像風格走向與想像不符。例如想要寫實風格卻生成了卡通感,或希望古典油畫風卻看起來過於現代。解決策略:首先檢查提示詞中是否明確包含所需風格關鍵詞。若沒有,務必加入明確的風格描述,例如「photorealistic」、「油畫質感」、「霓虹賽博龐克風」等。若已有風格詞但效果不佳,可透過權重提高風格詞的重要性(如 印象派畫風::1.5)。也可以嘗試相關參數調整:將 --stylize 降低以減少默認風格干擾,或啟用 --style raw 以確保模型忠實呈現提示詞中的風格。另一個技巧是引用具體藝術家或作品風格,這通常比籠統描述更能引導模型。最後,確認所用版本適合該風格,某些舊版模型在特定風格上表現可能更佳,不妨切換 --v參數比較結果(如 V5.2 在傳統繪畫風可能優於 V6)。
  • 問題:物件變形或不合理
    有時 AI 會產生畸形的物件(如人物面部怪異、建築結構違和)。儘管 V6.1 已改善這種情況,但在高複雜場景下仍可能出現。解決策略:若出現變形,考慮簡化場景再逐步複雜化,例如先單獨生成角色,再生成環境,最後用多提示詞融合。也可以透過增加細節描述來引導模型,例如明確指出人物姿勢、表情或物件材質,減少模型自由發揮的空間。此外,避免讓 AI「猜測」不確定的部分(例如人像超出畫面部分 AI 可能亂補),可以在提示中限定構圖(如「半身肖像」避免全身,以防腿部錯亂)。若細部仍有問題,嘗試稍微降低品質參數(如改用 --q 1而非 2),有時反而讓圖像更連貫,因為 --q 2 雖帶來高細節但可能增加一些雜訊。
  • 問題:輸出品質不佳或模糊
    圖像解析度或細節達不到預期,可能顆粒感重或邊緣模糊。解決策略:優化品質可以從多方面著手。首先,使用更高的品質參數(如 --q 1--q 2)來提升細節。其次,善用升級 (Upscale) 功能:在得到初步圖像後,使用 MidJourney 的升級按鈕或指令將圖放大,V6.1 的新升級器能顯著改善細節紋理。再次,確認提示詞是否足夠具體——過於簡短的提示詞會讓 AI 依賴默認風格填補,細節可能不足,適當增加細節描述可提高清晰度。如果圖像仍有雜訊,可嘗試減少混搭風格(過多風格可能造成衝突模糊),專注於一種風格方向。最後,確保沒有使用「--fast」模式(在有速度/品質區別的方案中),因為快速模式下品質略降;相反,「--quality」高值與慢速模式會帶來更好畫質。
  • 問題:AI 未能正確理解提示詞
    有時生成的內容與提示詞意圖不符,可能是因用詞歧義或模型對某些詞的理解與人類不同。解決策略:若碰到這種情況,嘗試替換關鍵詞或重新措辭。例如,模型未畫出「蜂鳥」而給了蜜蜂,可能是詞義混淆,改用學名或增加描述(如「體型嬌小的蜂鳥鳥類」)會有幫助。善用同義字或更明確的描述重新提交。另外,檢查是否有拼寫錯誤或使用不常見專有名詞;修正拼寫或改用通用說法通常有效。對於模型特定誤解的詞,可將該詞獨立作為多提示詞段落以避免混淆。最後,多利用社群資源尋找類似風格或主題的成功提示詞範例,學習他人用哪些詞令 AI 較能理解,再融入自己的提示中。
  • 問題:出現不想要的元素
    例如背景自動生成了未在提示中提及的物件,或加入了不需要的人物。解決策略:MidJourney 有時會「自由發揮」添加內容,此時可使用前述的 --no 參數明確排除。例如,若圖中無故多了一隻狗,可在重試時加上 --no dog。若出現不需要的風格元素(如過度的鏡頭光斑或文字),也可用 --no lens flare--no text 等排除。也可在提示詞中明確指出主要元素,以弱化次要元素出現的概率,例如「空曠的森林場景」比單純「森林場景」更強調沒有額外元素。適當調低 --chaos 參數也有助於減少隨意添加元素的情況。
  • 總而言之,優化 MidJourney 輸出品質的關鍵在於精確與簡潔並重。當結果不理想時,逐步調整提示詞,一次只改變一兩個因素後觀察效果。透過有系統地增減描述、調整參數及權重,最終能逐漸逼近理想的畫面。每次錯誤都是調整方向的線索,熟練掌握這些優化策略後,創作過程將更順利,最終獲得高品質的 AI 圖像。

5. 產出範例與對應圖片示例

以下提供幾組完整的提示詞範例,涵蓋不同風格主題,並說明這些提示詞預期產生的圖像特色,可供參考以理解如何組合關鍵詞及使用相關參數。

範例1:Cyberpunk 賽博龐克風格

提示詞:

賽博龐克未來城市夜景,街道霓虹燈閃爍,地面濕潤有倒影,飛車穿梭,高對比度光影 --ar 16:9 --v 6.1

說明:
此提示詞描述一個典型的賽博龐克風格場景:充滿霓虹燈的未來都市夜晚。關鍵詞「賽博龐克未來城市夜景」確立主題與風格,「霓虹燈閃爍」與「地面濕潤有倒影」提供環境細節和氛圍(向經典《銀翼殺手 (Blade Runner)》風格致敬)、「飛車穿梭」增加未來科技元素的動態感,而「高對比度光影」強調了明暗強烈的視覺效果。參數部分使用 --ar 16:9 以打造電影寬銀幕比例,更適合呈現城市景觀的延展。生成的圖像預期會呈現出夜幕下霓虹閃爍的未來城市街景:高樓林立,街道濕潤映照著霓虹燈光,科幻感十足的飛行車穿梭於夜空中,整體色調偏藍紫和粉紅,充滿賽博龐克氛圍。

範例2:古典油畫風格

提示詞:

古典油畫風格,一位身穿維多利亞時代服飾的貴婦肖像,布料質感細膩,柔和暖色調光線,背景是裝飾華麗的室內 --stylize 700 --v 6.1

說明:
此提示詞旨在產生一幅古典油畫人像。首先,「古典油畫風格」明確指出藝術類型,其後描述主體:穿著維多利亞時代服飾的貴婦肖像,並強調「布料質感細膩」來突顯服飾細節,接著以「柔和暖色調光線」營造溫暖氛圍,加上「背景是裝飾華麗的室內」作為場景設定。參數使用 --stylize 700 讓模型在保持寫實的同時,增添較強的藝術渲染效果,類似於傳統肖像油畫的筆觸和氣氛。最終圖像預期呈現一幅典雅的女性肖像油畫:畫中貴婦身著繁複的長裙,衣料與蕾絲細節清晰可見,在柔和的燭光或陽光照射下散發出暖色光澤,背景隱約可見古典室內裝潢(如帷幕或雕花家具),整體風格猶如 19 世紀大師筆下的人物畫,色彩豐富且調和,具有厚重的油畫質感。

範例3:超寫實攝影風格

提示詞:

超寫實主義風格,一顆斑駁紋理的古老橡樹橡實特寫照片,8K 超高解析度,微距鏡頭,背景虛化 --ar 3:2 --style raw --v 6.1

說明:
這個提示詞將引導生成一張極為逼真的近攝照片。「超寫實主義風格」表明追求極致寫實,主題是一顆古老橡樹的橡實特寫,並以「斑駁紋理」強調橡實表面細節。關鍵詞「8K 超高解析度」與「微距鏡頭」提示圖像應非常銳利且細節豐富,模擬專業相機微距拍攝效果;「背景虛化」則對應攝影中的淺景深效果,突出主體橡實而讓背景柔和模糊。參數部分使用 --ar 3:2 來採用相機常見比例,再加上 --style raw 以避免模型過度進行藝術渲染,從而獲得最真實的照片質感。預期生成的圖像會極其逼真細膩:一顆棕色、帶有歲月斑痕的橡實充滿畫面,表面質地和細小毛孔一目了然,橡實頂部的帽狀物紋路也清晰可見;背景則可能呈現為柔和模糊的森林地面或樹葉斑影,沒有過多干擾主體的元素。整體效果近似真實攝影作品,充分展現超寫實風格的魅力。


總結

這篇文章全面解析了 MidJourney V6.1 提示詞的基本結構、進階技巧(如權重調整、風格設定、各項參數應用及多提示詞結構),並深入探討了新版核心特性與常見錯誤的解決策略,讓大家能更精確地引導 AI 創作出理想作品。未來我們會持續傳授更多此類高階創作技巧,幫助你們在 AI 數位藝術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。